[战争]
[喜宴][720P高清电影][BT下载][1993][BD-MKV/4.3G][国语][李安“父亲三部曲”之二]
[复制链接]
|
资源介绍
《喜宴》是1993年出品的一部同性题材电影,影片由李安执导,由赵文瑄、郎雄、金素梅等人参与演出。
影片讲述定居在美国的同性恋者高伟同为了打发从台北而来逼婚的父母,与因为拿不到美国绿卡发愁的非法移民女画家顾葳葳假结婚而展开的一连串故事。该片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是导演李安早年受到国际影坛关注的电影之一。
◎译 名 The Wedding Banquet
◎片 名 喜宴
◎年 代 1993
◎国 家 台湾/美国
◎类 别 剧情/喜剧/爱情/同性/家庭
◎语 言 汉语普通话/英语
◎上映日期 1993-02(柏林电影节)/1993-08-04(美国)
◎IMDb评分 7.6/10 from 10,252 users
◎豆瓣评分 8.7/10 from 91,788 users
◎片 长 106 分钟
◎导 演 李安
◎主 演 赵文瑄
归亚蕾
金素梅
郎雄
米切尔·利希藤斯坦 Mitchell Lichtenstein
◎简 介
伟同(赵文瑄)是事业有成的男同志,与男友赛门(Mitchell Lichtenstein)在美国过着幸福的同居日子,烦恼来自要用各种招数应对远在台北的父(郎雄)母(归亚蕾)的一次次逼婚。伟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书一封声称会在美国结婚,没料父母想亲眼见证。无奈,他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金素梅)“假婚”,想逃过一劫。
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似乎,伟同在强大的父母(传统)面前,只能选择去做一个 “表面正常”的男人。
◎角色介绍
高伟同
演员 赵文瑄
高伟同是事业有成的男同志,高家独子,与男友Simon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过着同居日子。
Simon
演员 米切尔·利希藤斯坦
Simon是美国人,医生,与高伟同相爱五年的同性恋人。
顾葳葳
演员 金素梅
顾葳葳是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在高伟同的公寓里借住,属于非法女移民。为拿到美国绿卡而答应与高伟同假结婚。
高母
演员 归亚蕾
高伟同住在台北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婚事来到纽约曼哈顿。
高父
演员 郎雄
高伟同的父亲,曾是国民党军队的师长,后定居台北。个性倔强、爱面子。
◎幕后花絮
1、李安挑演员相当谨慎,拍《喜宴》找不到适合的男主角,他一度想自己演高伟同这个同性恋角色。
2、高伟同的扮演者赵文瑄参演此片前曾是空少。当时,他把试镜带寄给李安看,居然让李安和他儿子整整笑了一个星期。李安对他的评价是“这个人完全不会演戏”,但尽管如此,李安还是选中了这个英俊但不会演戏的人做男一号。李安认为,“导演就是教演员演戏”。
3、出现在喜宴的众多客人中也包括导演李安。
影片《喜宴》剧照
影片《喜宴》剧照
4、李安是本片拍摄6年前写的剧本。
5、影片前半部的剧情来自李安好朋友Neil Peng的亲身经历,他也参与了本片编剧。
6、影片中Simon给新婚的二人做饭那晚出现穿帮镜头,在不同角度的镜头中西蒙手里的筷子有变化,身边的碗也不时出现、消失。
7、李安在柏林电影节上凭借《喜宴》拿到金熊奖的时候,张艺谋是评审团主席。2007年,张艺谋任主席的评委会又把威尼斯的金狮颁给了李安的《色·戒》。
8、徐立功回忆,《喜宴》获得金熊奖后摆庆功宴,当天李安一看到桌子上的鱼翅汤就哭了起来,后来徐立功到厕所悄悄问他才知道,那碗鱼翅,让他想到美国家里的太太和孩子,在他从事电影工作奋斗过程中,家里过得很苦,他得到了荣耀,有人请他吃鱼翅,这是妻儿多年吃不到的,他很希望家人能够跟他一起分享这碗珍贵的鱼翅。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获奖方 | 结果 | 1993年 | 第43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 《喜宴》 | 获奖 | 1993年 | 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 《喜宴》 | 获奖 | 1993年 | 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 李安 | 获奖 | 1993年 | 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 郎雄 | 获奖 | 1993年 | 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 归亚蕾 | 获奖 | 1993年 | 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 李安、冯光远 | 获奖 | 1993年 | 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剪辑奖 | 李安 | 提名 | 1993年 | 纽约国际独立电影及录影带展导演奖 | 李安 | 获奖 | 1993年 | 意大利国际影评人协会金车奖年度最佳影片奖 | 《喜宴》 | 获奖 | 1994年 |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 《喜宴》 | 提名 | 1994年 | 第51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 《喜宴》 | 提名
|
◎影片评价
本片是李安首次扬威国际影坛之作。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观点和中庸观念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使这个几乎令所有家庭困扰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恋的理念,是东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类似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却又是在最繁华最现代的都市——纽约发生的,古典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新旧观念在这里冲突后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把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困惑、无奈以及宽容传递出来。当然,《喜宴》的成功也要归功于其中几位演员称职的演技。特别是李安的两位御用老将郎雄和归亚蕾,他们自然、持重的表演几乎盖过了几位俊男美女的风头。
作为一个喜欢探讨伦理问题的导演,李安的这部影片在题材上延续了创作者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伦理道德冲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复杂的人际情感纠葛的关注。影片前半部分的铺排也许会让人觉得它埋藏的火药引子足够去炸毁一座囚禁个体几千年的伦理建制,其间叫人咀嚼玩味的问号俯拾皆是。但李安在如此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所显示的,不是去肯定或颠覆任何道德价值观的思想锐度,而是其气定神闲的叙事能力。李安的出色之处在于能把这诸多线索加以巧妙编织,并在一层一层展开故事,推向戏剧冲突高潮的同时,对各种人物细致到位的刻画和对诸多价值、情感的裂缝用一种普遍的“爱”的名义来小心翼翼的加以平衡。这种叙事风格上的特点在其后来执导的《理智与情感》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新浪网评)
◎影片截图
|
|
|
|
|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