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
[城市之光][1080P高清电影][BT下载][1931][中英字幕][BD-MKV/6.6G]
[复制链接]
|
资源介绍
《城市之光》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一部无声影片,1931年1月30日上映,这也是他第74部作品。
电影讲述了一个流浪汉与卖花女的爱情故事。影片诞生之时正是美国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卓别林也将此社会现实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中。
《城市之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成功,深受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本片也成为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典藏珍品。
◎中文 名 城市之光
◎片 名 City Lights
◎年 代 1931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喜剧/爱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字幕
◎IMDB评分 8.2/10 ( 13021票 ) top 250: #97 最新排名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960 x 720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87 Min
◎导 演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主 演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Jean Harlow
汉克·曼 Hank Mann
Albert Austin
Eddie Baker
亨利·伯格曼 Henry Bergman
Betty Blair
Virginia Cherrill
◎简 介
这部影片描述了一个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卖花姑娘,为了医好她的眼睛,流浪汉拼命赚钱,参加拳击比赛,在夜总会当打手等。这是一部夹杂着闹闹吵吵的戏谑而最终抓住真爱的爱情喜剧。卓别林幽默的表演使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治好眼睛的卖花女,通过手的触摸而明白了流浪汉真面目的最后一幕,令人热泪盈眶。
本片也是查理·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片作品,是他演艺事业中最高的艺术成就,片中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但是卓别林则细腻、直率又幽默德肢体语言,巧妙的将其平衡。片中,小流浪汉与一个百万富翁酒鬼之间的友谊,为此片增添了不少笑料,但是津津乐道的代表片段,还是片中的—场拳击赛,与在餐厅中的一场疯狂的舞蹈。
这部影片更被影迷们誉为“遗珠之憾”,因为当年的奥斯卡发现“沉默已不再是金”,默剧的时代已经过去,有声电影当道,但是卓别林在片中却始终一语不发,因此该片在奥斯卡上遭到冷遇。不过,如今的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已经将《城市之光》列入典藏电影目录中,但那些同一年出品并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却没有一部列入典藏目录。这样子看来,小个子卓别林还是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角色介绍
查理
演员 查理·卓别林
一个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卖花姑娘,为了医好她的眼睛而拼命赚钱,参加拳击比赛,最后锒铛入狱,出狱后与卖花女重逢。
卖花女
演员 弗吉尼亚·切瑞尔
双目失明,依靠卖花维持生计,后遇到爱慕她的好心流浪汉,给予她经济援助,最后重获光明。
富翁
演员 Harry Myers
一个古怪的富翁,在喝醉酒自杀的时候被流浪汉劝住,便与流浪汉称兄道弟,清醒后却翻脸不认人。
富翁的管家
演员 Al Ernest Garcia
一个没有表情的管家,为富翁打理琐事。
卖花女的祖母
演员 佛罗伦斯·李
卖花女的祖母,因为年迈所以依靠卖花女生活,后卖花女生病,遂代卖花。
◎幕后花絮
1、电影剧情的灵感来源于卓别林在完成《马戏团》后的一个点子。
2、为了争取这部电影能在有声片风潮已然席卷好莱坞的时代正常上映,卓别林曾与电影公司老板吵得天翻地覆。
3、拍摄该片共耗胶片25万余米。
4、片中查理初次邂逅卖花女的镜头一共拍了342遍,成片的拷贝采用率仅为0.95%。
5、《城市之光》的拍摄周期创下卓别林拍摄历史之最——从1927年12月31日开机,到1931年1月22日制作完成,历时达三年。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获奖方
| 2007年 | 影史百大影片第11位 | 《城市之光》 | 2008年 | 美国电影学院十大浪漫喜剧电影第1位 | 《城市之光》 | 2008年 | 奥斯卡百大经典影片第67位 | 《城市之光》 |
◎影片评价
影片《城市之光》是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但也象征着卓别林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目前,影片《城市之光》已经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收藏,预示着该片艺术价值的肯定与成就。
《城市之光》是一部喜剧片,布局合理,构思精巧。影片将流浪汉与盲女定格为主要角色,因为看不到流浪汉,一切美好想象和阴差阳错的细节让盲女的世界变得浪漫而奇妙,因为能看到盲女,流浪汉不得不隐瞒自己真实的境遇,影片就是在这种“想象”与“躲藏”之间变得更加温馨,富有悬念。
影片虽然表现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之间的“悲与喜”、“笑与泪”,但却是一部优秀的喜剧。为了突出强烈的喜剧效果,卓别林从现实细节出发,营造大量笑料,无论是流浪汉在雕塑上滑稽幽默的亮相,还是他狂舞、大吃面条等疯狂举止都让人捧腹,而他与大块头那场近乎残酷的拳击对决让观众难以忘怀,强烈的喜剧效果与让花样百出笑料百出使这部电影的喜剧效果与艺术成就更加突出与崇高。
影片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与批判性。影片中流浪汉的执着与富翁反反复复,悲喜无常,表达了当时所处的经济危机,社会上层阶级对劳动者缓和危机,偶尔会放宽政策,卓别林通过流浪汉与富翁的际遇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巧妙的表达出来。
除强烈的社会性外,影片更加温馨感人,尤其是结尾感人至深的一幕。双目复明的卖花女再次邂逅落魄至极的流浪汉,想用一朵花打发流浪汉的卖花女,当她的双手触摸到流浪汉的双手时,熟悉的感觉让卖花女倍感疑惑。“是你吗?”女孩问。“是的。”流浪汉羞怯的回答,“你能看到了?”女孩答道:“我能看到了。”简短的对话之后,在无尽的想象与期待中影片戛然而止,在这部影片里,卓别林向观众奉献了他最完美的表演,无怪乎美国电影史学家路易斯·连约可布斯也表示谈论卓别林也就是谈论电影。美国电影史上还没有一个人像卓别林那样,成为全世界这样珍爱的人物。
(紫岑 评)
◎影片截图
|
|
|
|
|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