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战火屠城/杀戮战场][1080P高清电影][BT下载][1984][英语中字][BD-MKV/12.49G]
[复制链接]
|
影视介绍
《战火屠城》是由罗兰·约菲执导,萨姆·沃特森、Haing S. Ngor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的是纽约时报驻柬埔寨的战地记者Sydney Schanberg与当地翻译Dith Pran的友情血泪故事。
◎译 名 杀戮战场/战火屠城/杀戮之地
◎片 名 The Killing Fields
◎年 代 1984
◎产 地 英国
◎类 别 剧情/历史/战争
◎语 言 英语/法语/高棉语
◎上映日期 1984-11-02
◎IMDb评分 7.9/10 from 44,316 users
◎豆瓣评分 8.3/10 from 3,266 users
◎片 长 141 分钟
◎导 演 罗兰·约菲 Roland Joffé
◎主 演 萨姆·沃特森 Sam Waterston
吴汉润 Haing S. Ngor
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朱利安·山德斯 Julian Sands
格雷格·T·尼尔森 Craig T. Nelson
◎简 介
1972年,美军在越南溃败撤离柬埔寨之后,纽约时报驻柬埔寨的战地记者辛尼(萨姆·沃特森 Sam Waterston饰)仍留在当地继续采访。柬埔寨人潘迪(吴汉润 Haing S. Ngor饰)是辛尼的当地翻译兼助手。辛尼在潘迪的帮助下,多次化险为夷逃过鬼门关。两人在战火纷飞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75年,红色高棉占领金边。辛尼得以全身而退,然而潘迪却因为没有护照而被捕,开始了生不如死的地狱生活。在柬共的劳动改造中,潘迪目睹了红色高棉政权的残暴血腥,受到了非人的待遇。1978年,越共入侵柬埔寨,潘迪趁机逃亡到泰国边境,与一直在寻找他的老朋友辛尼重逢。
本片荣获1985年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和最佳电影剪辑三项大奖。
◎幕后花絮
男配角斯波尔丁·格雷写了一场独角戏,是关于他在拍摄这部电影的经历,随后根据这个拍成了另一部电影Swimming to Cambodia(1987)。
吴汉(Haing S. Ngor)成为第一位东南亚(也是第一位佛教教徒)获得奥斯卡奖的演员。
电影中的可口可乐工厂原来设想的是一家百事可乐工厂,后来百事拒绝了出现在影片中。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当吴汉(Haing S. Ngor)赢得最佳男配角奖的时候,他在十五岁侄女的陪伴下走上领奖台。就在这个时候,约翰·马尔科维奇开玩笑地大笑起来,对他说了一些柬埔寨语,令他的侄女大吃一惊,吴汉也笑了起来。约翰喊道:"这个奖项属于我的,屁股!"在吴汉的自传中,他说约翰·马尔科维奇学习柬埔寨骂人的脏话,兴趣十分浓厚。
穿帮镜头
连贯性:当辛迪在他的房间和迪斯·普瑞说话的时候,不同镜头之间他的发型变化了。先是从整齐地分开梳着变成垂下来在前额上,又回到整齐分开梳着。
◎获奖记录
奥斯卡金像奖 |
- ▪ 1985 第57届 最佳电影剪辑 Jim Clark (获奖)
- ▪ 1985 第57届 最佳改编剧本 布鲁斯·罗宾逊 (提名)
- ▪ 1985 第57届 最佳男配角 吴汉 (获奖)
- ▪ 1985 第57届 最佳男主角 萨姆·沃特森 (提名)
- ▪ 1985 第57届 最佳摄影 克里斯·门格斯 (获奖)
- ▪ 1985 第57届 最佳影片 大卫·普特南 (提名)
- ▪ 1985 第57届 最佳导演 罗兰·约菲 (提名)
| 美国金球奖 |
- ▪ 1985 第42届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萨姆·沃特森 (提名)
- ▪ 1985 第42届 剧情类最佳影片 (提名)
- ▪ 1985 第42届 最佳电影配乐 Mike Oldfield (提名)
- ▪ 1985 第42届 最佳男配角 吴汉 (获奖)
- ▪ 1985 第42届 最佳编剧 布鲁斯·罗宾逊 (提名)
- ▪ 1985 第42届 最佳导演 罗兰·约菲 (提名)
|
◎幕后制作
电影中,最让人令人不寒而栗,头皮发麻的一幕是,DithPran试图逃跑,经过“人骨河”,不小心掉进河中,抓
着一具人骨才爬上岸!更触目惊心的那些在PolPot(波尔布特)统治下,幼小孩子思想被洗脑后,那些凶恶的眼神,看不到一丝善良,是那种比冰更冷的眼神。他们/她们举枪、挥刀杀人,毫不手软。该影片获得三项奥斯卡金奖(1985)。DithPran的扮演者是华裔医生吴汉。吴汉原是柬埔寨红色高棉恐怖统治时代的华侨医生,他逃过赤棉的血腥大屠杀,辗转流亡美国。一九八四年好莱坞拍摄电影《战火屠城》,吴汉因缘际会在片中轧上一角,饰演为美国媒体工作的柬埔寨摄影记者,由于角色诠释刻画入微,一炮而红,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影片截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