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巴顿将军][百度云网盘/BT下载][1970][国英双语中英双字][BD-MKV/2GB/8.73G][720P/1080P]
[复制链接]
|
影视介绍
《巴顿将军》是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70年出品的历史片,该影片由弗兰克林·斯凡那执导,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詹姆斯·爱德华兹等主演。
影片主要介绍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萝嗔朱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的故事。
该片于1970年上映,获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7项奖。
◎译 名 巴顿将军/铁血将军巴顿
◎片 名 Patton/Patton:A Salute to a Rebel/Patton:Lust for Glory
◎年 代 1970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传记/战争
◎语 言 国英双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上映日期 1970-02-04(美国)
◎豆瓣评分 8.1/10 from 18520 users
◎文件格式 X264+AC3
◎视频尺寸 1920×1080
◎文件大小 8.73GB
◎片 长 171min
◎导 演 富兰克林·沙夫纳 Franklin J. Schaffner
◎主 演 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卡尔·莫尔登 Karl Malden
斯蒂芬·杨 Stephen Young
迈克尔·斯特朗 Michael Strong
Carey Loftin
◎简 介
1943年3月,巴顿(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饰)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随后升任第7集团军司令的巴顿筹划占领西西里,战斗中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连下军事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饱受非议,部下指责他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荣耀,在成功占领西西里后,巴顿因严厉训斥一位士兵遭到媒体的谴责,铁血将军只得公开道歉……然而长于战争的巴顿又迎来了新的重任……
◎角色介绍
乔治.巴顿
演员 乔治·C·斯科特
年逾五十,依旧雄心勃勃,以雷厉风行的整治军纪出名,被美军当局派遣至英美盟军担任第二军总司令。后于1945年12月,巴顿将军因车祸,与世长辞。
布雷德利
演员 卡尔·莫尔登
布雷德利不但善于指挥作战,而且善于管理部队。他对士兵关心体贴,也要求下属军官这样做。他反对军官对士兵简单粗暴,更不准他们虐待和体罚士兵。也是巴顿将军有力的助手
威廉·乔治·米克斯
演员 詹姆斯·爱德华兹
堪萨斯的黑人,军衔为中士,是巴顿将军服务多年忠实的勤务兵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演员 迈克尔·贝茨
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英美盟军中英军的最高司令官。巴顿萝嗔朱美军第二军,与德军隆美尔的军团交战,蒙哥马利奖德军的残兵败将赶出了非洲战场,立下战功。
◎音乐原声
曲目 | 其他信息 | Patton Salute | Patton March |
| Main Title | Attack | The Battleground | German Advance | The Cemetery | An Eloquent Man | The First Battle | The Payoff | The Funeral | A Change Of Weather | The Hospital | Pensive Patton | 艺人: Jerry Goldsmith | The Prayer | End Title | 唱片公司: Intrada | No Assignment | Echoplex Session | 发行时间: 2010年11月08日
|
◎幕后花絮
穿帮镜头
时代错误:一辆1948帕卡德汽车停在直升机的前面。
时代错误:在北非主要战争场景中使用的都是战后坦克。德军方面使用的是M48 tank (1953),美军使用的是M47 (1952)。很有意思的是,后者被命名为“巴顿一号”(Patton 1)。
发现错误:在巴顿演讲后的一个场景中,有个孩子试图把一个死去的士兵的戒指偷走。当他离开的时候,可以看见一些蝎子爬到士兵身上,作为反应,他手臂/肩膀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巴顿在用双眼望远镜看战场,当面对着镜头的时候,可以在望远镜的镜头上看到各种灯光/话筒等设备反射的影子。
时代错误:在指挥部的欧洲地图上,可以看到德国地图上已经划分为了东德和西德。所有的国家疆界的划分都是二战后的。
事实错误:当陆军上将蒙哥马利被告知,巴顿已经占领了西西里的巴勒莫时,在他后面的英国国旗挂反了。
连贯性:一个德国士兵正在写下伤亡人数,他用逗号在千位数上作记号,就像是英国人的习惯一样。随后,同样还是这个士兵,他在千位上使用周期,这就像是德国人的习惯。
发现错误:当地人观看摩洛哥军队阅兵仪式期间,在每个镜头中都可以看到有个小男孩一直冲着摄影机作鬼脸和挥手。
发现错误:第一次战争期间,他在视察战场,他用的那个双眼望远镜,很明显贴有“日本”的标签。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 | 类别 | 接收方 | 结果 | 1971 |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 | 弗兰克·麦卡锡 | 获奖 | 最佳男主角 | 乔治.C.斯科特 | 获奖 | 最佳导演 | 弗兰克林.夏夫纳 | 获奖 | 最佳原创作剧本 | 弗朗西斯.福特.科普拉,埃德蒙.诺思 | 获奖 | 最佳艺术指导 | 尤里.麦克利里、安东尼奥.马蒂奥斯、皮皮埃尔 | 获奖 | 最佳音响 | 道格拉斯.威廉斯,唐.巴斯曼 | 获奖 | 最佳电影剪辑 | 休.福德 | 获奖 | 最佳摄影 | Fred J. Koenekamp | 提名 | 最佳配乐 | 杰瑞·高史密斯 | 提名 | 第28届美国金球奖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 乔治·C·斯科特 | 获奖 | 剧情类最佳影片 | 影片 | 提名 | 最佳导演 | 弗兰克林·斯凡那 | 提名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巴顿将军》是美国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1970年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军事传记片,根据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顿:磨难与胜利》和奥马尔·N·布莱德雷所著的《一个士兵的故事》两书内容所创作。编剧是当时年仅30岁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并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在二战期间曾以海军中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巴顿指挥的西西里岛登陆战,这种特殊经历使他在影片处理上显得游刃有余。
人物与情节基本上忠实于历史。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誉参半的经历,包括殴打士兵、发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论等都得到了如实的反映。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
虽然用意是“军方宣传片”,不过这部战争片要从归类来说却还是属于传记体,以二战为背景,传神地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著名乔治·巴顿将军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影片有意把巴顿描绘成“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悲剧式的英雄”。
拍摄过程
制片人弗兰克·麦卡锡是一名退役陆军准将,曾经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效命于乔治C.马歇尔将军。为了拍摄关于巴顿的电影,他准备了20年。
开场演说的大部分台词真的是引用自乔治·巴顿。但这些话不是他在一次演说中的,而是他多
次讲话的一个综合版本。乔治·斯科特感觉自己没有全部把握住角色巴顿的性格。他对富兰克林·斯查法尼深表歉意,因为自己没能完全意识到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电影中坦克战场上,巴顿将军的军队使用的是过时的WW2 M-24轻型(Chaffee)坦克。然而德军用的是战后美国的M-60巴顿(Patton)坦克。这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是一种讽刺,把M-60命名为“巴顿”。
后期制作
《巴顿将军》在摄影运用高级宽银幕技术,使影片的画面显得相当漂亮,许多巨大场面拍摄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里的战斗和巴顿将军在隆冬越过法国的场面,格外令人赞叹。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导演还借助于综合的移动镜头完成了由点到面的空间展示,先用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局部造成突出的效果——战争的残酷性,然后再让观众带着这个由局部造成的强烈的印象,去领会场战争的规模。
◎影片评价
该影片一部史诗式传记片,讲述了巴顿将军一生的经历,影片中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巴顿将军人物形象照
巴顿将军人物形象照(7张)
不知道该片传达的是不是一种悲观,但巴顿将军的浪漫主义、他的一点点大嘴巴甚至是对于世界和政治的冷嘲热讽,都和他的复古主义情怀一样,从来都不属于20世纪。一个属于16世纪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却能够在20世纪最重要的世界大战中享受荣誉和成就,这本身就是上帝赐予的。(光明网评)
该影片堪称经典,讲述了巴顿将军辉煌的一生,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将巴顿将军一个美国军事强人的典范的形象在银幕上演活的活灵活现。(新浪网评)
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做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南海网评)
◎影片截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