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一子解双征”是围棋实战中一种十分罕见的形状。历史上关于这种棋形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代李逸民所著《忘忧清乐集》中,而故事的主人公则是唐代国手王积薪。而历史书中又记载着同一朝代的另外一桩奇事,即唐代国手顾师言迎战来访日本王子,用一着“镇神头”取胜的故事。以下是《中国围棋史话》中的描述:
日本国王子来访唐朝,唐宣宗得知王子精通围棋,便把顾师言召进宫,命他和王子对局。王子很高兴,拿出了极为名贵的棋盘“揪玉局”和棋子“冷暖玉”,谨慎地摆下阵势。虽说是下棋,因为两人是代表着各自的国家,心情都很紧张,一时胜负难分。顾师言唯恐有负君命,有辱国威,每投一子,都要凝思良久,举棋时,手指已经汗滋滋的了。经过一番苦战,到三十三着时,顾师言终于把日本王子逼到了“瞪目缩臂,已伏不胜”的境地,从而大获全胜。这就是有名的“三十三着镇神头”。
后人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镇神头”就是“一子解双征”,否则一着普通的“镇”,怎么会使人吃惊得“瞪目缩臂,已伏不胜”呢?
关于历史的研究,我们留给研究棋史的专家们。本文将从技术的角度解说“一子解双征”这种精彩的场面,并介绍几局专业棋手的精彩对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