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怎样引导孩子习得双语或多种语言的书。。。。
里面通过各个不同国家不同家庭的案列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在双语培养孩子的时候的会出现哪些问题。作为父母又该怎样去恰当的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自己说英语的时候有口音,那这样和孩子交流时候孩子的口音会不会变得不纯正?
里面还提供了一些双语培养孩子的网址,一些常用的日常交流表达
孩子小时候家长多花点时间,将来能省很多的money&enery,同时父母的英语也能有不小的进步
如何弥补父母外语能力的不足
尽可能多地给您的孩子创造第二语言的环境。与其他说这种语言的孩子结成玩伴组。努力学习一些歌曲,可以在晚上唱给孩子听。收集大量的故事书,读给孩子听。在汽车里播放儿童歌曲。给孩子找一些录像带。使用一本词典,每天查一些您不知道的生词。您也要复习一下语法书。每天您自己至少要读几分钟书籍杂志。随身携带一本词典,随时查阅不熟悉的单词。与孩子们玩游戏。给自己许多的表扬和鼓励。找不到适合的表达法和词汇的时候,不要泄气。只要坚持下来,孩子的英语一定会比您自己好得多。
在科林.贝克的书《父母教师双语指南》中,作者给单语的父母提出很重要的建议,家长的态度、鼓励和兴趣对孩子第二语言的发育至关重要。经常温情地关心孩子第二语言的发育状况,可以让孩子知道您对这个事情非常有兴趣。听到孩子说第二语言时给予表扬,这种表扬一定会创造出奇迹:让孩子在第二语言中找到自我。
贝克接着补充说,父母对孩子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支持至关重要,但要注意不能让父母的兴趣变成过分关注,不能把父母的热情变成孩子的焦虑。一旦语言学习的游戏变得过于严格,惩罚过于严厉,孩子就不再有任何热情和创造性来学习语言了,并且可能产生抵触情绪,最终演变成一场战争。父母也许可以在其中的一些战斗中取胜,但你们最终不能赢得这场战争,因为赢得胜利必须靠你们的对手即孩子们的合作。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在实施双语养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时时记得一条重要的原则: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首先要记着,不要指望坚持三个月孩子就说出漂亮的英语句子来。根据语言学家的计算,孩子听懂一个单词一个短句以后,平均还需要重复听500遍,才会变成孩子自己的语言,孩子才会主动说出来。
您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急躁,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老着急看孩子的反应,不要过早期待孩子说话。一定要记住:理解第一,先让孩子听懂。开始的时候,这个过程会比较慢,您要有耐心。根据多个家庭的经验,从孩子出生开始听英语,到孩子真正开始说出一个英语单词,要经过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时间。能听得懂1000个单词的时候,孩子主动说出来的只有几十个,被动词汇量总是远远大于主动词汇量。不急不躁,始终充满信心、充满热情、充满爱心、充满鼓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孩子爱说当然好,不爱说您就耐心等着,但您自己还是要坚持与孩子说英语。
昨天晚上睡前和妮妮一起点读海尼曼A1,看了三本。其中一本讲Bunny的《My family》,读到最后一页是“Look at my family!”图上有小兔子的全家,我指着小兔子的爷爷问:“what’s this?”妮妮说:“爷爷”。我又问:“哪个是grandma?”妮妮用小手指点了一下兔奶奶。然后,我又问了mummy、daddy、sister、brother,妮妮都指对了。以前,如果问到妮妮不会的,她就会在书页上空很快地戳一下。我觉得特别可爱,但是,从此很少再这样问她,就是喜欢哪本读哪本,喜欢读几本就读几本。刚开始每天都要读八九本,一段时间不喜欢了,拿起笔呼呼呼很快地在每页点一下,声音都没放完,然后告诉我看完了,要下一本,我就停了好久不读了。最近,我把以前读的那几本放起来,换了几本新的试试妮妮的反应,愿意看才又开始读。
PDF网盘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