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力:真题训练有无答案各一遍
- ①看题目预测大意与读音
1️⃣纵向审题:排除相同概念
2️⃣横向划词:划实不划虚、划组合概念
- ②顺序原则掌握节奏、边做边涂卡
**题目的顺序和对话的先后顺序是绝对一致的,**绝对是第一题的关键句子出现之后,第二题的才可能出来。所以你做题的时候要是听到了第二题的答案但是第一题还没选,那赶紧瞎蒙一个,根本不影响后面的做题。
- ③视听一致,都满足就选最后听到的
**权威统计,四级的听力有90%的答案都是原文,**六级的听力有70%的答案是原文。所以,尤其是四级听力,高分就一句话:听到什么选什么,哪个选项和听到的相似度高就选哪个。
- 阅读:主义单词产生同义替换
- 而阅读部分的3种题型,也有一个万年不变的铁律:C-B-A
题目顺序是SectionA选词填空→ SectionB匹配题→SectionC阅读单选,但按照题目难度排序,却刚好反过来,SectionC部分的分值最高(20%),题目最简单,在试卷里却被放在了阅读的最后面,所以按照CBA的顺序去做题!
- SectionC 阅读单选- 20%分值(KLA)
不管是四级还是六级,阅读单选依然遵循这样一个规律:
问题的顺序和文章的顺序一致,第一道题的答案在原文中的位置,一定在第二道题的前面。
这个规则简直是阅读理解的BUG,由此诞生了最搞高效好用(没有之一)的做题技巧:**KLA法则,**KLA法则首先要求先看题目,再读文章。
- ①K(keyword,关键词)
读题目的时候,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时间、地点、名字、特定名称、数字数据,这是唯一要做的事情。
有的同学担心,题目有好几道,关键词也有好几个,等到读原文的时候根本记不住关键词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所以建议先圈出2~3到题目的关键词,然后直接去读文章,等到这个2~3题找到答案后,再继续读剩下的题目,继续圈关键词。
- ②L(Locate,定位)
根据上一步圈出的关键词,在原文对应的答题区域,锁定答案范围。
注意啦,定位的时候一定要谨记:第二道题的答案在原文中的位置,一定在第一道题后面,以此类推,不会乱序的!
- ③A(Analyze,分析)
这个时候已经定位到了关键词所在的句子段落,需要做的就是:分析选项和原文的匹配程度!
由于已经精确到固定的段落甚至句子了,所以找到与原文表述一致的选项会非常快!
- ④额外注意
难一点的题目,会存在同义替换的现象,题目中和原文中的关键词并不是同一个单词,但是意思却一致。
但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旦发现了同义替换,喜极而泣啊!!八九不离十就是考点啊!
利用KLA法则你会发现,做阅读理解根本不用读懂原文,更不用读完全文。
有的小伙伴应该也有这种体会,经常做完题了还不知道这篇文章到底想讲啥,但是只要关键词定位没毛病,答案就没毛病!
- SectionB 匹配 -10%分值
- SectionA 选词填空 -5%分值
|